路桥新青年|张龙飞:往深处扎根,向高处生长
发布时间:2022-03-10 14:36:00

封面截图.gif

人物档案:张龙飞,男,1987年生,中共党员。2012年进入湖南路桥工作,先后担任现场技术员、工区长、工程科科长、长江分公司工程管理部副部长等,现任永零5标常务副经理、支部书记。

640.jpg

虽然已经过去5年,回忆起杭瑞高速洞庭湖大桥建设情景,张龙飞依然历历在目。

有一个突起雷电的午夜,为确保安全,升降梯停运,而正在200米高空施工作业的人员要快速撤回地面避免雷击。

沿着猫道,张龙飞先撤回塔吊,然后从塔吊上的爬梯下到地面。远处的天空被一道道闪电划破,头顶上惊雷滚滚,湖面不时会卷起大风,每往下几步,张龙飞都要稳下心神,缓一缓发软的双腿,等到地面,才发现自己浑身已被冷汗湿透。

“每往下一步都不容易,但我没有想过退缩,我把这个过程想象为‘扎根’,扎得越深,我才会理解并热爱上这份事业,才会向高处生长”,张龙飞说。

(一)

张龙飞出生于山西长治,父亲是当地一家水泥厂的职工。也许是父亲的影响,张龙飞从小对建筑行业兴趣浓厚,并在大学时选择了交通土建专业。2012年,大学毕业的张龙飞成为湖南路桥五分公司的一名见习员工。

2013年,湖南路桥中标杭瑞高速洞庭湖大桥,大桥全长2390米,主跨为1480米的钢桁梁悬索桥,位居同类型桥梁世界第二、中国第一。

面对超级工程,张龙飞心动了,他向集团提出申请,渴望到大舞台锻炼自己。

640.png

▲2016年 张龙飞在洞庭湖大桥项目猫道施工现场

同年10月,张龙飞如愿进入洞庭湖大桥工作,“我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面对这么大的工程,我感到兴奋,同时也很惶恐,担心自身专业、技能、经验不足以支撑岗位职责。我用了三年时间,才克服这种感觉,自信开始占据上风。”

一步一步克服惶恐,就是一点一点累积自信,从现场技术员,到工区长、工程科科长,在前辈们的悉心指导下,张龙飞与大桥同步生长。

2014年,大桥顺利完成桩基础施工并开始了承台施工,开挖地基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张龙飞对混凝土施工及养生监控等都有了深入地理解。

2015年,张龙飞继续和“混凝土”打交道。通过一次次的浇筑,他掌握了爬模施工的质量、安全控制要点,了解到落地支架及牛腿支架施工的控制要点及受力特点,掌握了混凝土夏季养生和冬季养生的参数控制。

2016年,大桥转入紧张的上构施工,从主、散索鞍吊装到猫道架设,再到大桥“生命线”主缆的架设。在洞庭湖上空,张龙飞背着帆布包穿梭在猫道、塔吊之间,包里全是图纸和施工方案,他将具体讨论内容和细节完善放到施工现场,发现问题立即解决,为的就是能高效、快捷地解决施工现场与方案之间存在的问题。

640 (1).jpg

▲2017年 张龙飞在洞庭湖大桥主梁吊装前熟悉方案

大桥主缆架设过程中,张龙飞首次作为工区负责人参与施工,早晨六点半到凌晨,从高达200米的索塔到跨度1480米的桥面,张龙飞与工人一蹲就是一整天,直到这项工序安全、高效完成,他才和工人一同下班。

就在这一年,张龙飞不仅从施工工艺上得到长足的进步,更在项目管理上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变得自信,用他自己的话,就是把根稳稳地扎下来了。

三年的蜕变,领导和同事看在眼里,洞庭湖大桥项目经理谢臣称赞道:龙飞能吃苦,责任心非常强,综合能力出众,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成长非常快速。

(二)

2017年5月,洞庭湖大桥进入关键的钢桁梁吊装阶段,全桥115片钢桁梁要从洞庭湖面上精确吊装至指定位置并且与前一片梁完美对接。

重达300吨的钢桁梁要从水流湍急的运输船上平稳吊装至指定位置并精确安装,需要考虑船舶的定位、当天的风速、风向及预先计算的缆载吊机位置,并需要根据现场情况来灵活调整吊装指令。

夏季烈日当空,张龙飞与工人在温度高达40多度的钢桥面上作业,每片梁起吊前,他反复确认钢桁梁的高度、间距和重量等技术参数,确保吊装顺利进行。

6月,在钢桁梁吊装最紧张的时刻,噩耗传来,张龙飞远在山西老家的父亲突然去世,但他强忍着悲痛,坚持把手头的工作安排好才赶回家吊唁。为了不影响工期,仅仅3天后,他的身影又出现在施工现场。

2018年2月,洞庭湖大桥通车,看到大桥宛若一条巨龙傲然横跨洞庭湖两岸,悬索犹如两道彩虹同旭日争辉,张龙飞百感交集,自己参与的作品首次完整呈现出来,五年的不易和艰辛换来的是前所未有的骄傲和满足,他深深爱上了这份事业,想要建更多更好更美的桥。

640 (2).jpg

▲杭瑞高速洞庭湖大桥资料图片

(三)

2018年-2019年,张龙飞连续两次被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选为湖南省第六批、第七批短期援藏专业技术人才进藏开展援藏工作,在山南桑耶文化旅游园区指挥部担任规划部副部长一职,主要负责推进棚改工作和补充土地基础资料。

张龙飞和队友们在工作中发现,当地土地基础信息资料还是10年前统计测绘的,往往说不清楚、说不全面,成为当地招商引资的巨大阻力,于是他们决定尽快完善用地资料,解决当务之急。

工作经费未到位,那就自己来测量完成,没有专业技术设备,那就用自己的双腿,踏遍桑耶824平方公里的土地,用手机拍下一寸一寸的土地,再回来完成绘制。

那12天里,张龙飞和队友们带上手机翻山越岭,走过了33195亩、周长200.19公里的土地,日均步行17公里,完成了桑耶周边59块土地的边界、性质、地貌取样等信息,编制成了《关于特镇规划外招商可用地块初步摸底报告》。

640 (3).jpg

▲2019年 张龙飞在高海拔搬迁安置区施工现场

艰辛不言而喻。除了翻山越岭时的缺氧高反,队员们还经常错过饭点,掉水沟、被狗追、被棘刺划伤都是常事,更不提经常在野外没信号无法和其他队员取得联系,一块地走了又走、测了又测,做了多次重复工作。用脚丈量西藏土地,张龙飞更加深刻地领会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于是他怀揣一颗真正去为西藏做事的心,总希望能再多做一点、再多留下点什么。

“我们没想到,他们五个人真的用脚把桑耶周边800多公里的用地信息给走出来了,”时任桑耶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市旅发委副主任李永周说,“他们帮我们节省了100万左右的资金,为后续园区布局规划和招商引资提供了一份操作性极强的用地资料”。

“有了这份报告,以后再有投资商,不用去现场就可以了解意向地块的地形地貌,知道土地的面积、形状和性质,大大提高了招商引资的成功率,时至今日,这份报告还在发挥作用。”张龙飞为此特别自豪。

640 (4).jpg

▲2018年 张龙飞慰问藏族学生

(四)

2020年4月,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常益长高铁5标工期滞后,压力很大。常益长高铁是集团“落子”高铁项目的“第一战”,战略意义非同一般,不容有失,为赶上进度,集团决定成立党员突击队。

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张龙飞亮出党员身份,主动请缨,担任侍郎河大桥党员突击队副队长、副书记。张龙飞与队员们一起三班倒,白加黑,5+2,在队长带领下全力抢抓进度,进场一个月时间,侍郎河大桥捷报连连,率先进入上部构造施工,成为全线施工标杆。8月20日,大桥成功合龙,成为常益长高铁全线合龙的第一座连续梁,路桥湘军“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优良作风得到了业主单位的高度评价。

回顾自己10年成长经历,张龙飞谦虚地说自己幸运,公司给了足够大的平台,工作中的领导和同事也给予了很多的支持和指导。

640 (5).jpg

▲2020年 侍郎河大桥党员先锋突击队部分队员合影

2021年5月,张龙飞担任永零5标常务副经理、支部书记,主要负责协调和党建工作。

永零5标涉及两个县区、3个镇、12个村,包括路基土石方、桥梁、通道、涵洞、防护排水、环保绿化等多项工程,头绪非常多,协调难度非常大,对于没有项目管理经验的张龙飞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这一次,张龙飞不再感到惶恐,他清楚自己的短板,更知道如何去克服。

长江分公司派出有30多年工作经验的分公司副总经理杨会任项目经理,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更好更快地培养其项目管理能力。

“虽然我没有真正拜过师父,但非常幸运遇到很多很多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张龙飞说。

“他很好学,善于观察,也善于总结,接受能力很强,实践能力也很强,对于负责的沟通协调工作,他进入角色非常快,做得非常好”,杨会对这个副手不吝称赞,也愿意将毕生积累倾囊相授。

张龙飞从认真学习公路建设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入手,系统掌握路基、桥梁、涵洞等方面涉及到的协调知识,从而为开展协调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保证项目顺利开工,他来回奔波于当地政府、林业、国土等多个部门,积极办理审批手续。面对当地老百姓,他坚持原则,主动解决群众诉求,有效化解矛盾,维护了项目建设的正常秩序。

“项目整体统筹、重难点把控、关键工序衔接、施工编排、劳务队伍管理以及团队建设等等是我重点学习和提高的地方,我会认真向杨总还有其他前辈学习,快速成长,用优秀业绩回报组织的信任和培养”,第一次担任项目管理人员,张龙飞坦言,自己学习和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

“张龙飞同志吃得了苦、沉得下来、钻得进去,是长江分公司年轻人中的佼佼者”,长江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经理黄松雄说,“希望龙飞在技术上注重沉淀提升,继承发扬长江分公司的‘桥品牌’技术优势,全面成长为一个政治素养过硬、专业技术突出、管理能力强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集团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640 (6).jpg

▲2021年 张龙飞带领永零5标党支部成员重温入党誓词

路桥新青年|张龙飞:往深处扎根,向高处生长

封面截图.gif

人物档案:张龙飞,男,1987年生,中共党员。2012年进入湖南路桥工作,先后担任现场技术员、工区长、工程科科长、长江分公司工程管理部副部长等,现任永零5标常务副经理、支部书记。

640.jpg

虽然已经过去5年,回忆起杭瑞高速洞庭湖大桥建设情景,张龙飞依然历历在目。

有一个突起雷电的午夜,为确保安全,升降梯停运,而正在200米高空施工作业的人员要快速撤回地面避免雷击。

沿着猫道,张龙飞先撤回塔吊,然后从塔吊上的爬梯下到地面。远处的天空被一道道闪电划破,头顶上惊雷滚滚,湖面不时会卷起大风,每往下几步,张龙飞都要稳下心神,缓一缓发软的双腿,等到地面,才发现自己浑身已被冷汗湿透。

“每往下一步都不容易,但我没有想过退缩,我把这个过程想象为‘扎根’,扎得越深,我才会理解并热爱上这份事业,才会向高处生长”,张龙飞说。

(一)

张龙飞出生于山西长治,父亲是当地一家水泥厂的职工。也许是父亲的影响,张龙飞从小对建筑行业兴趣浓厚,并在大学时选择了交通土建专业。2012年,大学毕业的张龙飞成为湖南路桥五分公司的一名见习员工。

2013年,湖南路桥中标杭瑞高速洞庭湖大桥,大桥全长2390米,主跨为1480米的钢桁梁悬索桥,位居同类型桥梁世界第二、中国第一。

面对超级工程,张龙飞心动了,他向集团提出申请,渴望到大舞台锻炼自己。

640.png

▲2016年 张龙飞在洞庭湖大桥项目猫道施工现场

同年10月,张龙飞如愿进入洞庭湖大桥工作,“我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面对这么大的工程,我感到兴奋,同时也很惶恐,担心自身专业、技能、经验不足以支撑岗位职责。我用了三年时间,才克服这种感觉,自信开始占据上风。”

一步一步克服惶恐,就是一点一点累积自信,从现场技术员,到工区长、工程科科长,在前辈们的悉心指导下,张龙飞与大桥同步生长。

2014年,大桥顺利完成桩基础施工并开始了承台施工,开挖地基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张龙飞对混凝土施工及养生监控等都有了深入地理解。

2015年,张龙飞继续和“混凝土”打交道。通过一次次的浇筑,他掌握了爬模施工的质量、安全控制要点,了解到落地支架及牛腿支架施工的控制要点及受力特点,掌握了混凝土夏季养生和冬季养生的参数控制。

2016年,大桥转入紧张的上构施工,从主、散索鞍吊装到猫道架设,再到大桥“生命线”主缆的架设。在洞庭湖上空,张龙飞背着帆布包穿梭在猫道、塔吊之间,包里全是图纸和施工方案,他将具体讨论内容和细节完善放到施工现场,发现问题立即解决,为的就是能高效、快捷地解决施工现场与方案之间存在的问题。

640 (1).jpg

▲2017年 张龙飞在洞庭湖大桥主梁吊装前熟悉方案

大桥主缆架设过程中,张龙飞首次作为工区负责人参与施工,早晨六点半到凌晨,从高达200米的索塔到跨度1480米的桥面,张龙飞与工人一蹲就是一整天,直到这项工序安全、高效完成,他才和工人一同下班。

就在这一年,张龙飞不仅从施工工艺上得到长足的进步,更在项目管理上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变得自信,用他自己的话,就是把根稳稳地扎下来了。

三年的蜕变,领导和同事看在眼里,洞庭湖大桥项目经理谢臣称赞道:龙飞能吃苦,责任心非常强,综合能力出众,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成长非常快速。

(二)

2017年5月,洞庭湖大桥进入关键的钢桁梁吊装阶段,全桥115片钢桁梁要从洞庭湖面上精确吊装至指定位置并且与前一片梁完美对接。

重达300吨的钢桁梁要从水流湍急的运输船上平稳吊装至指定位置并精确安装,需要考虑船舶的定位、当天的风速、风向及预先计算的缆载吊机位置,并需要根据现场情况来灵活调整吊装指令。

夏季烈日当空,张龙飞与工人在温度高达40多度的钢桥面上作业,每片梁起吊前,他反复确认钢桁梁的高度、间距和重量等技术参数,确保吊装顺利进行。

6月,在钢桁梁吊装最紧张的时刻,噩耗传来,张龙飞远在山西老家的父亲突然去世,但他强忍着悲痛,坚持把手头的工作安排好才赶回家吊唁。为了不影响工期,仅仅3天后,他的身影又出现在施工现场。

2018年2月,洞庭湖大桥通车,看到大桥宛若一条巨龙傲然横跨洞庭湖两岸,悬索犹如两道彩虹同旭日争辉,张龙飞百感交集,自己参与的作品首次完整呈现出来,五年的不易和艰辛换来的是前所未有的骄傲和满足,他深深爱上了这份事业,想要建更多更好更美的桥。

640 (2).jpg

▲杭瑞高速洞庭湖大桥资料图片

(三)

2018年-2019年,张龙飞连续两次被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选为湖南省第六批、第七批短期援藏专业技术人才进藏开展援藏工作,在山南桑耶文化旅游园区指挥部担任规划部副部长一职,主要负责推进棚改工作和补充土地基础资料。

张龙飞和队友们在工作中发现,当地土地基础信息资料还是10年前统计测绘的,往往说不清楚、说不全面,成为当地招商引资的巨大阻力,于是他们决定尽快完善用地资料,解决当务之急。

工作经费未到位,那就自己来测量完成,没有专业技术设备,那就用自己的双腿,踏遍桑耶824平方公里的土地,用手机拍下一寸一寸的土地,再回来完成绘制。

那12天里,张龙飞和队友们带上手机翻山越岭,走过了33195亩、周长200.19公里的土地,日均步行17公里,完成了桑耶周边59块土地的边界、性质、地貌取样等信息,编制成了《关于特镇规划外招商可用地块初步摸底报告》。

640 (3).jpg

▲2019年 张龙飞在高海拔搬迁安置区施工现场

艰辛不言而喻。除了翻山越岭时的缺氧高反,队员们还经常错过饭点,掉水沟、被狗追、被棘刺划伤都是常事,更不提经常在野外没信号无法和其他队员取得联系,一块地走了又走、测了又测,做了多次重复工作。用脚丈量西藏土地,张龙飞更加深刻地领会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于是他怀揣一颗真正去为西藏做事的心,总希望能再多做一点、再多留下点什么。

“我们没想到,他们五个人真的用脚把桑耶周边800多公里的用地信息给走出来了,”时任桑耶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市旅发委副主任李永周说,“他们帮我们节省了100万左右的资金,为后续园区布局规划和招商引资提供了一份操作性极强的用地资料”。

“有了这份报告,以后再有投资商,不用去现场就可以了解意向地块的地形地貌,知道土地的面积、形状和性质,大大提高了招商引资的成功率,时至今日,这份报告还在发挥作用。”张龙飞为此特别自豪。

640 (4).jpg

▲2018年 张龙飞慰问藏族学生

(四)

2020年4月,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常益长高铁5标工期滞后,压力很大。常益长高铁是集团“落子”高铁项目的“第一战”,战略意义非同一般,不容有失,为赶上进度,集团决定成立党员突击队。

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张龙飞亮出党员身份,主动请缨,担任侍郎河大桥党员突击队副队长、副书记。张龙飞与队员们一起三班倒,白加黑,5+2,在队长带领下全力抢抓进度,进场一个月时间,侍郎河大桥捷报连连,率先进入上部构造施工,成为全线施工标杆。8月20日,大桥成功合龙,成为常益长高铁全线合龙的第一座连续梁,路桥湘军“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优良作风得到了业主单位的高度评价。

回顾自己10年成长经历,张龙飞谦虚地说自己幸运,公司给了足够大的平台,工作中的领导和同事也给予了很多的支持和指导。

640 (5).jpg

▲2020年 侍郎河大桥党员先锋突击队部分队员合影

2021年5月,张龙飞担任永零5标常务副经理、支部书记,主要负责协调和党建工作。

永零5标涉及两个县区、3个镇、12个村,包括路基土石方、桥梁、通道、涵洞、防护排水、环保绿化等多项工程,头绪非常多,协调难度非常大,对于没有项目管理经验的张龙飞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这一次,张龙飞不再感到惶恐,他清楚自己的短板,更知道如何去克服。

长江分公司派出有30多年工作经验的分公司副总经理杨会任项目经理,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更好更快地培养其项目管理能力。

“虽然我没有真正拜过师父,但非常幸运遇到很多很多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张龙飞说。

“他很好学,善于观察,也善于总结,接受能力很强,实践能力也很强,对于负责的沟通协调工作,他进入角色非常快,做得非常好”,杨会对这个副手不吝称赞,也愿意将毕生积累倾囊相授。

张龙飞从认真学习公路建设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入手,系统掌握路基、桥梁、涵洞等方面涉及到的协调知识,从而为开展协调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保证项目顺利开工,他来回奔波于当地政府、林业、国土等多个部门,积极办理审批手续。面对当地老百姓,他坚持原则,主动解决群众诉求,有效化解矛盾,维护了项目建设的正常秩序。

“项目整体统筹、重难点把控、关键工序衔接、施工编排、劳务队伍管理以及团队建设等等是我重点学习和提高的地方,我会认真向杨总还有其他前辈学习,快速成长,用优秀业绩回报组织的信任和培养”,第一次担任项目管理人员,张龙飞坦言,自己学习和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

“张龙飞同志吃得了苦、沉得下来、钻得进去,是长江分公司年轻人中的佼佼者”,长江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经理黄松雄说,“希望龙飞在技术上注重沉淀提升,继承发扬长江分公司的‘桥品牌’技术优势,全面成长为一个政治素养过硬、专业技术突出、管理能力强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集团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640 (6).jpg

▲2021年 张龙飞带领永零5标党支部成员重温入党誓词

上一篇: 路桥新青年|吴沧桑:接受平凡,但不甘于平凡
下一篇:路桥新青年|张国栋:凌云之志 岂在当下 返回列表